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41.6万国考报名人数、千万级考公大军、83名中国留学生通过日本公务员考试...这些数字背后,是当代年轻人对"稳定"的极致追求。最近有报道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当国内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到1:1000的报录比时,高学历年轻人正将目光投向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公务员岗位。
这些"出海"的考公族面临着双重现实:一方面,海外公务员普遍采用合同制(日本地方公务员短期合同、美国90%非终身制),稳定性远不如国内;另一方面,这类岗位却成为获取海外身份的跳板——澳洲公务员工作可转绿卡、奥地利"红白红卡+"允许后续职业转换。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本质上仍是传统"铁饭碗"思维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

更值得玩味的是数据背后的时代隐喻:当互联网大厂裁员、金融行业收缩时,留学生归国比例从2018年的78%降至2023年的58%,而选择海外公职的人数年均增长20%。这印证了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的论断:"经济不确定性每增加1%,追求体制内保障的年轻人就增加3.7%。"

、稳定执念下的职业困境
在东京某区政府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小林的故事颇具代表性。她每天处理市民投诉时,必须同时切换日语敬语、当地方言和英语,周末还要参加社区茶道班。比在国内互联网公司加班还累,但父母觉得在发达国家当公务员比在深圳大厂打工体面。这种认知偏差揭示了一个深层矛盾:当全球职场都在走向灵活化时,东亚社会对"稳定"的崇拜反而愈演愈烈。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安全幻象"(Safety Illusion)。哈佛商学院研究显示,在自动化浪潮下,所谓"稳定工作"的平均存续期已从1980年的15年缩短至4.2年。日本公务员体系近年推行的"灵活雇佣制度"正是缩影——所谓"上岸",可能只是登上了一艘正在漏水的船。

、在流动中寻找真稳定
这种全球性的职业焦虑中,小鱼儿网观察到一个反向趋势:平台上有部分自由职业者来自传统"稳定行业",包括前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他们正在实践法国社会学家卡斯特提出的"流动性安全"(Liquid Security)——通过技能多元化获得比体制更可靠的保障。

曾参加加拿大公务员考试的留学生Alex。在发现海外公务员也要面临"合同到期不续签"风险后,他通过小鱼儿网为国内企业提供跨境合规咨询,反而建立起跨时区的收入组合。"现在我的稳定性来自能同时服务律所和上海跨境电商,而不是某个雇主。"

这种转变印证了伦敦政经学院的研究结论:掌握3项以上跨领域技能的自由职业者,抗风险能力是单一岗位从业者的2.3倍。正如小鱼儿网服务者Alex所说:"真正的铁饭碗不是某个位置,而是你随时能创造价值的能力。"

、后考公时代的职业哲学
当日本年轻人开始流行"副业公务员"(白天政府上班晚上经营**),当新加坡推行"终身学习账户"补贴公务员转型,全球职场正在重新定义"稳定"的内涵。小鱼儿网数据显示,同时承接2-3个项目的自由职业者,收入波动幅度比全职工作者低40%。

这种模式下,"安全"不再来自对某个组织的依附,而是像乐高积木般的技能组合。前公务员王女士的经历颇具说服力:她在小鱼儿网将体制内积累的公文写作能力转化为"政策解读"服务,又叠加了自考的法律资格证,现在年收入是原单位的3倍。

未来职场将由核心员工、外包团队和自由职业者共同构成。在这种结构中,最大的职业风险不是没有固定岗位,而是被困在某个固定岗位。

结语:上岸之后是更广阔的海洋
从北京国考考场到东京都厅舍,年轻人追逐稳定的足迹正在绘就新的世界地图。但或许正如小鱼儿网服务者Alex签名所写:"没有永不沉没的船,只有不断生长的游泳技能。"当AI技术持续冲击白领岗位,当全球公务员体系都在松动,真正的职业安全,可能始于我们敢于走出"上岸"这个温柔陷阱的时刻。

在这个每天涌现17个新职业的时代,最大的稳定,或许正是拥抱变化的能力。毕竟,哥伦布当年的"上岸",开启的不是一个安全的终点,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