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鱼游游 于 2016-6-22 16:55 编辑
今天分享的第一部分,我想先跟大家分享我们是怎样建立的这样的一个社区+活动运营体系的,我们是怎么逐步逐步的从零到一的探索出的这样的一个社区+活动运营体系的过程。然后第二部分的分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索出的一些方法论和一些运营技巧。综上所述,我们分享的内容会总结成两句话,第一句叫苦干有意义,就是我会告诉大家坚持的意义在哪里;然后第二个叫做巧干有方法,就是会告诉大家实际上在长期运营社群+活动的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哪些不能忽略的坑和哪些需要用技巧和方法来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讲一下是如何从零到一建构这个社群+活动的体系的。2011年的时候,当时我跟我的合伙人两个人从公司里面出来,开始附庸风雅,在北京的开了一所茶馆,大家今天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个数学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先拥有了这样的一个空间,但是当你拥有了一个空间的时候,空间是一个资源的主体,你甚至可以把这个空间看成是我们创业要应用的资源产品、道具,那么当我们要去运营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大部分空间都面临的问题就是它的使用率不足。
我这其实是一个不是特别适合开茶馆的地方,看到这样的一个茶馆,那么它肯定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人来,第二个问题,没人来怎么办?第三个问题,人从哪里来?
那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当时尝试了很多办法,我们最终是用电商的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我们把一个线下的空间看成是一个线上的网站,那么当它需要出现转化率的话,那么他首先要有的是流量。所以这是第一个我们用了一个互联网的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就是流量思维,那么流量是什么流量,其实对于一个线下门店来说,它就是人流量,那我们要想办法让这个空间里面充满人,那么人进入到一个空间里面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他要来参加一场有内容的社交活动。我们设置这个方法以后,从2011年开始,就在我们线下这个两百多平米的这个茶馆开始搞活动,因为它是一个茶馆,所以我们搞的都是传统文化的活动,琴棋书画、诗酒茶画、诗词歌赋等等,这些都在搞。
开始呢我们自己搞,但是自己搞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搞活动很累。你永远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这个活动的内容,就是分享嘉宾从哪里来,这个内容要怎么设计。由于这样运营的成本很高导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品质上不去。然后第二个问题是,当我们开始自己搞活动的时候,我们传播所能够影响到的范围,那个时候还没有微博和微信,我们所能够影响到的范围只是我们自己的社交圈子,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人的来源会枯竭。在你搞了一段时间以后,你活动来的人会越来越少,我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反复来。
那么我们这个时候运用了第二个互联网思维就是共享思维,我们并没有把这个空间再一次的作为产品或者是作为一种运营方式打包卖出去,而是我们把这个空间当成我一个资源平台,向互联网上面的当时在豆瓣上的各种兴趣小组进行了资源开放。我当时我们就说,如果你是豆瓣上的一个传统文化标签的兴趣小组,如果你想在我们的店里变免费的,你们在我的店里面搞这种传统文化主题的活动,那我免费对你开放场地使用权,你不需要在我的店里付我任何的场地费,我还给你提供最基础的茶水服务。
那这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我们面对的是豆瓣上面的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小组,它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说这些线上社群。今天已经存在大量的这些线上社群,那这些社群他们本身已经通过长期的这种线上的运营聚集了社交用户。当你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有内容的社交场所的时候。这种社群半熟圈子的。威力从线上到线下就会形成瀑流,也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通过开放一个我们自己的资源平台,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很广泛的社群,我们拥有这个社群的方式是在线下、高频次、小规模,通过开放资源来实现的这样的一个社区活动。
这其实是解决了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流量问题,流量问题解决的时候,我们就反观我们空间的经营情况,那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它竟然不挣钱,虽然这个流量来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第一,这些流量虽然我虽然我们有了稳定持续的流量来源,但是这些流量是杂乱的,更多流量它只能够在你的这个空间里面出现一次,我们反过来用还是用线上的思维来解决线下的问题的时候,当我们随机的打开了一个网页,我们其实在这个网页上面产生购买行为的概率是非常的低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设置规则。
其实互联网的核心就是两个字“频次”。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的成功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其实它都符合两个字的规律,一个是快,一个是多,那么快和多是什么,就是频次高。那我们在设置第二个2.0版本的我们的空间的社群运营规则的时候,首先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拥有一个稳定频次的线下活动体系,第二个问题我们发现有大量的这种社区在我们的空间里面搞的活动,因为我们不收场地费是免费的,那他们的活动也是免费的,那这个时候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互联网上只有两种用户。一种是免费用户,一种是付费用户,当我们要通过一种运营的方式、社群运营的方式,来获取流量的时候,我们一定想要的是付费用户。
那基于这一点这两个思考,我们对自己的空间所运营的社区去进行规则的设置和升级的时候,我们就设置了三个规则,第一个规则依然是如果你是一个豆瓣小组,也就是你是一个有明确标签的社群,你要在我们这个空间里面搞社群活动的话,我们的空间可以免费给你使用。但是第二条是你的活动必须稳定频次,你至少在我的空间里面每个月要搞四次活动,也就是一个月内一周至少要有一次,然后你至少要跟我稳定的合作三个月,我才可以免费offer场地给你。那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我们规定了任何一个活动,它都是在我们的空间里面要有稳定的频次。
第三点,虽然我们的场地是免费提供给你,但是我们免费给你提供场地的时候,我要求你这个活动发起人要对来宾收费,不管你收多少钱,这个钱我不要,你可以自己自行去分配,但是一定要有收费的这个动作。收费的这个动作,他的目的在于筛选出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同时还会倒逼出一套数据和运营管理流程来。这是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实际发现的,我们发现,所有的流程其实都是假的,特别是对一个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来说,只有一个流程是真的,那就是财务流程。只要你看你的活动运营开始,你的活动开始收费了,你的活动才真正有了运营,因为哪怕你只收一块钱都会有账。
当我们开始设置了这样的一个规则之后,我们的这个活动马上就发现有几个巨大的变化,第一,我们活动的有效性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说,经过我们的这种运营,任何一个客人他只要重复进我们店里面三次,不管他来参加活动还是什么,他会在我们店里有一笔整数的消费,也就是一千块钱左右的转化率,大大的提高。然后第二,我们的运营成本实际上大大的降低了,因为当所有的活动他都能够做到稳定品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人来就可以完成这个体系、日常的运营,我们运营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然后第三,对于来参加活动的人,也就说用户,他的体验其实大大提高了,因为任何一场活动,它只有持续下来才有价值。
我们后来发现,其实我们运营的每一场活动,对于社区来说,这场活动的举办落地和执行,实际上就是为下一场系列化、同类型、同主题的活动在做最好的宣传与传播,这种长期化、系列化、主题化的活动持续落地之后,我们这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传统文化主题的社群活动的运营站。那我们在2011年底到2012年中旬的时候,我们这个茶馆虽然只有两百多平米,但是它已经能够实现一年一千场文化活动。
在整个这个活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今天所有玩社群或者说玩运营的小伙伴也会感觉到,当有一个特别稳定有效的运营机制在持续运营的时候,你所需要的资源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你。那我们在随着我们这种节奏,在2012年到2013年的时候,我们的电脑能够链接到的资源就变得特别的丰富的资源,包括这个内容的资源,就是可以作为分享嘉宾老师的内容资源,然后再加上这个发钱的资源就是愿意拥有一个自己的小社群、愿意我们这个空间为一个据点,然后持续稳定的来搞活动的这些人,甚至还有我们的同行,就是茶馆空间和场地方,都表达出希望跟我们联动的意愿。
与此同时我们便发现,我们这家茶馆在北京的茶馆圈变得很有名,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刻意的去经营我们的自媒体和社会化媒体,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平台上面的粉丝也没超过两万人,我们的微博更是少,就是六七千人这个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自己的这个品牌实际上是被广泛的人知道了。那我们就发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场这种线下的社区文化活动,其实都是创造了一个特别好的拍照的场景,而随着那个时候自媒体不断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了参加社交活动要拍照的这个习惯,无形中对我这个场景是巨大的宣传。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觉得,我们链接到的这些资源不能浪费,我们需要向上再走一步,而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我们把它做成一个文化活动消费的平台,那就是基于web2.0的模式,然后我们作一个系统开发,那未来可能它就有点像一个文化活动的超市,谁想要搞活动,你可以在我的平台上筛选老师、筛选场地,然后设置这个费用等等,这是我们当时想过的一个模式。而另外一个模式呢,就是回到原点,还向我们2011年最初我们的自己要倡导中国式生活的那样,把自己的所有的资源都共享给大家,然后用这样的方式再去谋求更高一步的发展。
在做这个到底是要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这个决策的时候,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界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微信来了,微信群兴起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每个人几乎都加入了几个群,这个时间应该是2013年的底,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非常敏锐的感觉到2.0的模式做不成,我们没有办法做成一个文化活动消费的超市,因为这件事情在微信群里就可以碎片化的完成,那我们就果断的选择了另外一种,回到我们的初心,把我们拥有的所有的运营资源,帮我们在2011年到2013年积累下来的所有的运营资源,包括我们的内容、老师、我们的发起人、我们联动的场地,把所有的这些资源向全社会公开。
我们在一次大型的活动上面发起了一个社群,青年茶人计划,这可能也是目前在社群圈非常有名的一个社群,就是专门搞活动的这样的一个社区。那我们当时发起这个社群的时候,就告诉所有人,这个里边有社群活动运营的资源、场地、内容、发起人、粉丝都有,如果你们需要,你们可以进入到这个社群里面,把你们需要的那种链接走,我们就是做开放,就是做共享,就是做分享。
那这件事我们发起这个是社群之后,一夜之间就像回到当年跟豆瓣小组合作的状态,进来了非常多的想要这个我们社群里面资源的这些人,也就是我们第一批的天使用户。当时还没有五百人的群,很快我们这个群就发展到了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人的群,其实差不多就是一千人。在这样的一个规模属性的前提下,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就是所有想要到你的社群,原来牵手你的资源、链接你的资源的人,他本身就是资源的主体。这个还可以理解就是如果我想要一个内容可能意味着我本身就有场地。如果我既有内容,又想要场地,可能意味着我本身的某一个产品、我某一个商业模式是需要通过这种秩序活动的方式来推广的。那这个时候,就发现我们的这个社群越来越变成了一个资源可以自由链接匹配的巨大的资源市场。
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要去进行规则的设置。那基于我们原有对我们自己的这个茶馆空间的社群运营的经验,我们就设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能够促成并且有价值转换价值落地活动的一个资源匹配的规则,输出给大家那就规则很简单,就是场地与内容置换成本归零,然后活动收费,渠道共享,收的钱归发起人,谁是活动发起人这个钱归谁。 然后大家看一下这张图,其实这张图就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社群+活动线上线下运营的一个结果,这样的一个体系试运行的一个结果。大家看这个青年茶人计划大本营这个群,这群其实就是我们在2014年的时候开放的,那个我们自己查过社群的这样的一个运营资源群。那么,当它开放了之后所有小进来链接资源主体的人。那么他到010203处在中间的主干道那条线上。出现了很多的群这个叫做主群系其实这部分群。里面集结的用户他就是一个资源池就是一个链接器。那在我们输出了场地和内容置换成本归零,然后渠道共享收费的潜规则企人。这个规则之后呢会发现周围生长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这样的一些。
我们叫活动品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我们这样的一个社群体系的这样的一个。群星关系图里面。每一个方块。他这个这个结构她不是我们设计出来的它生长出来的每一个方框里面的这个名字。它既是这个字社群的名字,又是这个活动品牌的名字。他成为了一个文化活动的品牌,不管。这个活动内容背后它蕴藏着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动机。甚至有可能是非常也的懂其他有可能是工艺东西。。我们每一个的方法具体的方法背后其实对音的。都是线上拥有这个标签的人,和线下同频他们这些用户的行为也就是稳定频次的线下活动。
你们看,左上角最上面的那个方块里面写着闺蜜下午茶,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活动的是在我们社群当中的一个女性,在每周四的下午在建国门的艺术馆里面搞一个闺蜜下午茶,那么当她搞了五百场之后,持续搞了五百场之后,按我们想象会发生什么?第一我们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在工作日的下午,在CBD艺术馆,女性在一起喝茶,高收入不需要上班的女性对吧?那基本上可以锁定是自由职业者和太太,然后第二,她们在艺术馆喝下午茶,这样的一个场景下,这部分用户,你要去服务和满足她的需求,你是不是可以导入的产品和服务太多了?
那这个时候我们所拥有的用户的精准程度,把它称作叫用户画像,我们更多的把它叫做用户的拼图,也就是说其实一百场社群活动可以反向帮你拼图出你应对的和对应。是什么样的用户,而当你拥有了这些高粘度的用户,你抓去了他们稳定频次的线下行为的时候,你会发现她的需求。不仅仅是你自己的产品,你还可以用其它的产品,作为这些碎片化商业场景的变现道具和解决方案,那这个在经济学上这种最小单位的细分市场被称作立即市场。
那么第二,这种社群+活动的运营体系,除了对于创业者有巨大的意义,实际上对于这种大型的消费类的品牌,也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有一些消费品牌,或者是有一些消费产品,它是底层的,或者说是最大众的人们都需要,比如说文化产品,比如说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说衣食住行当中的这些产品,那么这个时候,当你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要是去投放一些传统的媒体,甚至一些中心化的新媒体。
比如说逻辑思维,其实都是非常的贵的,但是反过来,当你拥有一个这样的社群+活动的运营体系后,我刚才发的那张图里面的每一个方块,都是框架传媒,和分众传媒在电梯间投放的的广告与它们不同的呢,是这种和用户的处罚以及互动,一定比你在电梯间里面投放一个广告还要深入和精准,更重要的是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用户对你的反馈。实际上这是社群+活动运营体系,对创业者、对品牌、对商业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那在运营这个社群+活动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然后有哪些技巧呢?我有一个问题想跟大家互动一下。 这是活动组织的四个环节,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趋于长期搞活动,前提是长期搞活动,大家能否给这四个环节的重要程度排个序,按重要的程度来排序,大家谁来排排,我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搞过或者是参加过一些活动,而对于这四个环节在长期搞活动的过程中重要程度请排序。
大家都这个讲了自己的这个体会,相信这都是大家在执行的过程中自己很重要的一个体会,那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要去思考一下社群活动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做策划?在以前我们所有的这种大型的活动的经验里面,我们做策划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别人知道我们这场活动,参与到这场活动里面,以及最后发的新闻稿,那我们为什么重视执行,因为我们一直和一场大型活动来到现场的人,他其实的这种体验,本身都带有传播性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社群活动的本质其实是传播。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四个环节,哪个环节传播的失控值最高?毫无疑问是回顾,对不对?也就是说回顾,实际上在这场活动结束之后,他可以一直传播,这种传播效果是最真实的,因为这场活动实实在在的发生过,是最有代入感的,参与的这些人是他们,不是我们,是社群里面本身的人,它的效果好不好是由时间来决定的。
为什么?因为当我们在一起进行策划的时候,我们想要的策划都是我们没有的资源,没有的资源要一次性的获取,一定是要付出成本的,那最后的结论就是预算不够,所以我们认为,真正好的社群活动,应该叫做有目的、无错话、执行中传播,这是我们认为最好的一场社群活动的玩法。社群活动的体系,应该是按照如何能把这个活动做到一百场、一千场这个方向去策划,如果我们要策划一定是以每一场的节点如何去传播,这种传播之间如何去互动、来策划,我们所有都是以回顾为导向的策划,这是在我们长期一年一万场的运营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然后呢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口诀,然后会把这些口诀再给大家讲解一下,大家如果有任何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留一些时间来互动。
第一个口诀是三句话,场次比人次重要,我们前面说了,我们在整个建构社群+活动的运营体系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就是挺自私的,我们一切是给频次让路的,因为我们的社群活动运动过程中成本是极低的,特别是我们在利用场地和利用内容的时候,我们都利用的是它剩余的成本,也就是说,我们在帮他盘活它的边际价值。那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成本很低,所以其实我们不需要关注人次,只要我们持续提高它的传播力,来一个人就是赚的,这个其实是第一点,场次比人次重要。
然后第二点,高质量活动影响场次,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活动会影响频次,比如说小鱼儿网,小鱼学习网的这种线上分享,我们也认为它是一种社群活动,那它来请我讲,没问题,它请我们一些这个网站平台上面的一些嘉宾能够贡献那我家里来讲都没有问题,它可以稳定的保持一周一场,或者是一周两场这样的频率,但是如果突然有一天,他请了吴晓波来讲,吴晓波绝对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内容,这场活动一定是很高质量,我们都能想象这个线上都会被挤爆了,但是问题是下一次吴晓波还来吗?
吴晓波不来了,这部分用户他的预期就已经变成了无效,那么它会影响我们这种比较普适的、普惠的、大众化的这种活动的运营,所以我们说高质量的活动会影响场次,为什么说策划是活动的杀手呢,前面已经讲过了策划,是自己人聊天没有传播度,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策划的导向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在一场活动没有开始执行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用户在这场活动上到底真的需要什么,他到底如何判断一场活动的好与不好,所以无论你怎么策划,其实都是有人会觉得不好,有人觉得好,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策划上。
大家说这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那在实际运营活动的过程中,其实我们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不管你是在现在的线上运营社群,还是在线下运营社区,内容从哪里来,但实际上我们去思考,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今天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他都是有一席之地的,他都有一技之长的,这个一技之长是在社交场所你是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成为一场分享活动的社交分享活动的内容,所以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互联网思维,这个思维要贯彻在我们运营社群,特别是运营社群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不必要追求社群活动的分享嘉宾的专业性,而他本人是否热爱他所分享了这件事,以及他自己是否乐于分享这个更为重要。
所以我们往往会把能否在这场活动上找到下一场活动的分享嘉宾,作为衡量一场活动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在社群活动过程中推行。最后,还有一句话分享给大家,这句话我的ppt上面没有,就是大家一定记住活动是搞给没来的人看的,因为活动本身就是对社群精神、社群规模、社区风貌最好的传播、也是下一场活动最好的预告。
今天的分享到总体来说就到这。然后大家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跟我互动,我会跟大家来进行一个解答,再次感谢这个小鱼学习网提供这个机会,让我跟大家分享,今天的分享部分的内容就到这,谢谢大家。
提问时间:
听众1:谢谢老师,辛苦啦,从您讲的角度上看,回顾是总结,在总结这一次,做好下一次,但是我个人保留意见,我认为执行环节是确定一个文创产品的重点。做一个好的活动,对内讲是回顾,对外,是需要好的产品。
谢晶:恰恰相反,我不认为回顾是总结,回顾其实就是传播。回顾和我们对那所说的总结是两件事情,回顾是对外的传播,是你要把这样的一个场景让更多的人看到,你谈论的文创产品的这个内容,我不认为活动是文创产品,活动是用户运营,它跟产品是两件事情,其实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互联网公司只关注用户,关注用户运营,最后用产品来变现,而传统企业关注产品生产的各个细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社群+活动的运营体系是一个用户运营的体系,而不是一个产品创造的过程,我觉得这个是需要分清的。
然后第二个维度呢,就是如果在这个人他自己很闲的情况下,他能不能成为你新的活动发起人?这点很重要,因为我一直也在关注你们的活动,你们活动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直是自己在搞,你们从来不倡导别人在你们的场地搞活动,这是你们活动最后人会枯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自己无论有多么牛逼,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其实我们能影响的圈子和人是有限的。相反,你如果换一个人来做的活动发起人,用它的传播渠道和影响的圈子来吸引到你店里参加的人。你贡献出了一天的场地资源,免费的给别人所用,但实际上别人给你带来了原本不认识你这个空间、不认识这个品牌的新鲜的用户血液,其实更换发起人、更换内容,让别人到自己的场地上来搞活动,这是最好的打开自己空间和品牌、人脉圈子一个方法。
听众2:还有朋友说,回顾固然重要,如何策划好的活动更重要,才能达到持续性的回顾。
谢晶:是的,这个很重要,他说的回顾是下一次的开始,是下一次的需求。这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我们今天很多事情在搞活动的时候,搞着搞着,我们天天在宣传,说哪天哪天我们这是要搞活动了,不会有人理你的,然后报名也不是很积极,但是一旦这场活动真的落地了,等我们把现场的图片和我们的回顾发到群里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出来说这是哪,下次我要参加等等等等。就是这种真实的、可代入的这种场景,实际上是激发持续运营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这其实我们是把社群活动的作为运营用户的一个手段在做。
如何把这个外边的发起人带来的新用户留在你这个场地,和你这个场地和品牌持续的去互动,这个其实是你要在运营上去增加一些手段的,比如说虽然是别人的发起人这,些人你不认识,但是他活动是在这里完成的,那你的活动就一定要有固定的执行模板,这个时候其实是。但是他问的这个关于策划的内容,那这个时候如果是外边的发起人,这里的活动,你就要一个模板让他按按你的这个来执行,因为你提供了场地支持。
比如说有一个环节,就是主人要来介绍一下这个场地,或者说主人来介绍下的产品,很简单,五分钟没有问题。另外一个呢,你自己应该有一个线上的群,不管是你自己搞活动还是别人搞的活动,你签到了一个环节就是要扫码入群,不在这个群里的人要通过一个方式入群才能签到,这样的话你才能实现真正社区那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混杂,新老混杂,因为如果一个群里老是那些很熟的人,慢慢它也会缺乏活力。社区运营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持续的有新的能量进入到这个事情,这点事你自己在运营上面必须要去加强合。
听众3:请问老师,如何做好"相亲交友"的活动?
谢晶:原则上,这个相亲的活动,所有活动都能实现相亲这个目的,但是当你要搞相亲活动的时候,其实很难,因为这个大家都不愿意被贴上被相亲这个标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就用一些适合的标签来玩,比如说什么星座交友,那当我们选择星座交友这个主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十二星座,那么我至少就可以搞十二起这种基于长期策划的案例,它至少可以干到十二起。十二起做的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就会迸发出新的火花,而且这个话题是青年男女都很热络的一个话题,然后变他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内容、用户,尤其是的那种易于发掘新的活动发起人和活动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上面来说,这种策划才是真正社区运营活动运营当中重要的策划,具体的操作大家可以关注青年茶人计划的公共账号和惠量小院这两个公众帐号,这两个公众账号每天都会发布大量的活动回顾,大家都可以参考。
听众4:老师,有朋友问,收费培训课程怎么做好先前宣讲课?
谢晶:这个我首先要就是区分一下,我们讲的这个收费的活动,和收费的培训课,是两回事,我们收费的活动只是培养一个用户的付费习惯,收的是很低的,我们最低的活动收费就是三十块钱,最高的也没超过一百块钱,所以它不称之为是一个收费的培训课。但是呢,你谈的这个收费的培训课程怎么做好先前的宣讲课内容,我觉得它其实是一样的,还是抓出这个宣讲课里面的其实一些。点状的内容,甚至你跟这个课程的内容本身都没有关系。是这个讲课老师的其他的一些面向,让别人知道接受和喜欢这个老师,更加重要的也是要收费,免费的公开课给收费的培训课导流的效果是很差的。
相应的,你的这种宣讲课实际上,还是要收到几块钱、几十块钱这样的方式。我们原来测试过一个方法。我觉得是很靠谱的。就是这个宣讲课用一块钱,公开课用一百块钱,然后,低级的收费可用一千块钱,高级的收费可用一万块钱,然后一块钱给一百块钱倒流,一百块钱给一千块钱导流,一千块钱给一万块钱导流,整个这样一个阶梯式的导流和筛选,它本身是一个漏斗,这种方式我们曾经试过,效果还是不错的。
【创客商学院】:是小鱼儿网(www.xiaoyuer.com)旗下的互联网从业者的学习社群,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小鱼儿网用户技能,提高个人收入,降低企业成本。以“互联网营销”和“众包”为聚焦核心,汇集了众多优秀的营销大咖,在这里除了可以获得各类营销干货,还可以收获朋友、扩大圈子,与最优秀的互联网人共同进步。每周四晚8点我们都会邀请到互联网领域的专家,给大家做关于互联网营销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