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本帖最后由 新新地欣欣 于 2023-6-30 14:22 编辑

       2022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8320亿元。

       尽管如此,空间住宿、交通出行等领域的共享经济规模还是出现了显著下滑,雨伞、篮球、按摩椅等共享物品和设备几乎消失殆尽。

       是用户用不着这些东西了吗?其实并不。

       首先,共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持续的市场推广不算,还要花费成本和精力去购买和维护共享品,这就导致很多投资者难以维持运营成本,极少实现盈利。

       其次,多数共享品并不是用户日常必需,加之日渐上升的使用价格,用户宁愿花钱“买”也不愿意“租”,所以共享品逐渐失去市场优势,落得个无人问津。


       那么“人才”会成为下一个共享经济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才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最早由美国的费尔逊和斯潘思两位教授在1978年所提出,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等社会资源,可见共享经济被提出的时候,就已经包含了“人才”这一范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闲置”是共享的第一要素,也是最关键要素,它是资源拥有方和使用方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


       为什么“人才”可以成为共享资源?

       资源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人才实际共享的是人才的技术和经验。

       共享人才本身意味着一对多,它与传统的一对一“相对立”,打破了单一、固化、低效的机制,国内众包平台小鱼儿网就是通过互联网,创新了“平台+创客”的人才共享机制。

       这些创客在平台上通过解决企业的各类弹性需求,将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转化为实际的收益,而事实上这些恰恰是“闲置”的变现。

       不仅如此,随着青年一代就业观念的改变,以及当下择业形势的严峻,更多的人才愿意舍弃职场而成为独立的个人服务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显著表现。


       人才共享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

       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需求。

       而这些需求,离不开人才,要招人就得有资金,薪水、培训、福利、社保、管理等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招,成本太高;不招,止步不前。

       共享人才能够帮助企业打破这一窘境,利用外部人才解决企业临时性问题或实现企业某一阶段性目标,又不用支付多余的用人成本,一举双得。

       除此之外,人才的技术得到了认可,个人价值得到体现,收入增加;社会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闲置资源得到利用,税收增加。综上多方共赢。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