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直以来,去医院找医生看病,到药店买药都是人之常情。但是这几年来医患关系不断升级,病人信不过医生,药店卖出好几百倍至于原价的药物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人尝试改变。于是:
2013 年,“自由医生”,或者说医生自由执业,再度成为新闻热点。


上海的张强医生在 1 月率先离开公立医院,开始自由执业。从此,他不再隶属于任何一家医院,不仅自己给自己发薪水,甚至连助手和秘书的薪水和五险一金都是他来发。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专家,辞职前的张强早已功成名就。
鉴于他的影响,当时业内就有人评价说,“张强医生此举,会成为中国医疗史标志性事件。”

6 月初,“急诊室女超人”于莺在北京公开宣布,离开协和医院。于莺敢想敢说、率真执着,微博红人是很多医生的偶像,在微博上拥有 200 多万粉丝。她还没有明确计划好下一步做什么,但当“于莺”这个名字拥有了品牌影响力之后,她决定不再依附于公立医院的体制。
离开协和的不止于莺,去年年底协和肾脏内科主治医师朱岩辞职,南下深圳,与两个合伙人一起,拉到一笔天使投资,开办了一家连锁诊所。朱岩不断邀请公立医院医生,加盟诊所自由执业,这在医学界引起了震动。

勇敢者的队伍很长,2010 年云南的周乐今医生“下海”,成为探索自由执业的先行者。虽然此后不断与私营医院发生冲突,并最终对簿公堂,但他从未后悔。

多年以来,医生一直实行“准公务员”制,但这四位中国“酷医生”,却勇于在现实中撕开一条裂缝,探寻自由执业之路。

事实上,在全世界 90% 以上的国家,医生都是自由执业。中国医生身份的“解放”, 是医改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中国公立医院系统的建立,原本想解决的是人人都能来看病的权益。”

上海国际医疗中心 CEO 辛树林指出,“现在中国几乎是全球医保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已达全国95%的人口。”但是,旧有体制最核心的矛盾却在于,畸低的医务劳动定价和以药养医政策。两者相加造成过度医疗和粗糙医疗的恶果。

一方面是医疗资源不足,病人看不上好医生,住不了院,很大一部分金钱又浪费在了不必要的药品上;另一方面,医生们看一个门诊挣几元钱,为了完成医院指标,又不得不违心地开出高价药。
过度医疗和粗糙医疗又引发了医患纠纷。2011 年著名的丁香园网站发布了《医生工作场所防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甚至细化到了指导医生不要背靠门口而坐。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统计数据,近年来全国医患纠纷每年已达近万起,而在医疗纠纷中,70% 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辱骂医生的事件。
新一轮医改势在必行。但医改究竟改什么?四位“酷医生”都意识到,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变医生身份。
2009 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个医生可以同时选择三个执业点,这让自由医生成为一种可能。
如果让医生自由执业,市场就能为医生定价,医院也不用药品供养。加上按照国际惯例引进第三方保险机构对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就能真正下活一盘棋。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自由执业。什么时候中国医生能像欧洲足球运动员一样,可以自由转会了,那医者的价值,才会真正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周乐今说。

中国酷医生,2013年已经行走在路上。现在是2015年,酷医生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吗?会成为潮流吗?如果我们小鱼儿网站上有医生提供在线咨询或上门治疗护理,你会接受吗?请站出来为改变出一份小小的力量。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