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新地欣欣 于 2022-3-25 14:16 编辑
“你知道互联网的巨头企业都在增加灵活人员的岗位吗?” “知道,已经2亿人了,我们也在逐步适应新的用人模式。” 最近几年,得益于共享技能型平台的产生,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种类不断丰富,覆盖行业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此证明,这是社会共识的体现。
早在上个世纪的西方,大家耳熟能详的亚马逊、谷歌等大型企业都已经雇佣了大量的合同工、短期工,这些人员其实就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前身”。 如今互联网让各行业的距离和属性更加融通,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引入灵活的人力资源,目的只有一个,即降本增效。 显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也已成大势。中小企业在新冠疫情反复无常、经济发展环境不景气、大学生就业观念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下举步维艰—— 改变用人模式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尚且知道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性:落后是要挨打的。个别中小企业却迟迟按兵不动,缘由是他们经验少、底子薄,不敢轻易尝试新事物。 于是为了逃避和自我安慰便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你们是在盲目跟风! 然而在需求和政策“双加持”的事实面前,这一质疑被啪啪打脸,更有明事理的老板在自己的朋友圈怒怼—— 和世间万物一样,用人模式也要从最初的提出、试错、验证直至更新迭代,灵活的人力资源快速集中,不仅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更超越了“存在即是合理”的界限。
虽然很多人都已经熟悉,但还是要强调一点:企业使用灵活人员是受法律保护的。 这不仅是《劳动合同法》允许使用非全日制用工,在和互联网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法》中也有相关规定。还不包括其他指导文件及各省市针对环境和自身地域特点发布的支持政策。 因为对于社会整体发展来说,灵活的劳动力有利于填补供需的缺口、提升社会的和谐,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更多的就业…… 总之,百利而无一害! 再肯定地说,未来灵活人员将不再是企业的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甚至是首选项。“趋势”终究成为“定势”,这点无可争议!
有研究表明,使用了灵活人员的企业,任务和项目的拖延现象大幅度减少,工作效率提升了约3成。因为相对于灵活人员来说,时间是他们换取财富的资本。 这就反向释放了企业原本复杂的人员管理压力,“人才”你用我用,用而不占,从根源上解决了企业用人难和贵的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节省了成本。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也别因为看到了机遇就盲目“借势”,相关人才共享的平台接连暴雷也是常有的事,所以—— 选择一个靠谱的平台也很重要! 比如选择一个有委托代征资质、有真实业务支撑、有严格风控体系、有专业人才资源的合法合规平台,如此才能“借势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