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新地欣欣 于 2021-11-12 10:29 编辑
任何事情都要看“外表”和“内在”两面,好比现在生产要素飞速流动的互联网时代,从表面上看,流动的是资本和技术;但实际上,流动的却是人才资源。
如何创造一个生生不息、吸引各类人才前来繁衍的“人才生态”,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哪个企业建立了“人才生态”,就会拥有市场第一竞争力。
所以,无论企业自行建立也好,或者通过其他平台网罗也好,都应该有一个随时能为企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人才库”或是“智囊团”,如此才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举个例子,一些世界知名企业都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人才生态”,如宝洁、星巴克、戴尔、百思买等等,他们甚至认为这些外部资源就是自己的“员工”。
于是,他们搭建了专门的网络平台,来吸引用户和其他业余爱好者共同参与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或是策划新方案,或是设计新产品,亦或是提供新创意。
一些中小微企业由于能力有限,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平台,但依然借助了小鱼儿网这样的创新服务众包平台发布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到心仪的专业服务者。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有趣的案例来佐证“人才生态”存在的市场价值:
“廉价的照片”(专业人才案例)
本世纪初正是流行疾病禽流感爆发的时期,美国国家卫生博物馆计划举办一场关于禽流感的展览,由于主题“冷门”,馆长始终没有寻求到合适的照片来予以配合。
后来一位叫做Mark的专业摄影师找到馆长,说他拍的照片完全符合这次展览的要求,考虑到博物馆的非营利性,摄影师开出了所谓每张照片150美元的“优惠价”。
就在馆长准备咬牙接受的时候,她偶然发现一个名为iStockphoto的网站上有她需要的照片,重点是这些照片的价格低得难以置信,有的仅仅需要1美元!
最后馆长以那位摄影师报价的10%的价格成功购买到了所有照片,而这个网站能有如此廉价的照片作品,其实得益于它2万多名摄影爱好者的贡献,甚至专业水平也远超Mark。
后来,但凡博物馆有类似的展览,馆长都会习惯地登录该网站,以便联系到一些摄影师为她提供满意的作品,而Mark却在事后感叹“自己已经没什么竞争力了”。
“免费的实验”(普通大众案例)
NASA曾经进行过一次月球研究项目,内容是在月球上种植物,目的是为了判断月球是否具备人类居住的条件。听起来简单但任务却很艰巨。
项目团队需要根据月球探测器远程传送的照片,来密切关注植物在月球苛刻环境下的生长状况,而对比对象就是美国不同地区植物的生长状况,这需要大量样本。
于是NASA筛选了几个州的学校,这些学校所处的地区气候不一,然后将生长装置和植物种子免费赠送给学校,让学生们种植与送往月球一样的植物,如此获得样本。
这个项目的最终结果至今没有定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人才生态”的理解,NASA将普通民众的资源利用起来,实际上让数以千计的学生们成为了他们的研究员。
如此一来,NASA既节约了上千次的获得实验数据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也培养了学生们对生物和大自然的热爱,一举双得。
综上所述,无论取得人才资源的途径是网站还是学校,无论物种是专业人才还是普通大众,都不影响“人才生态”的建立,因为它善于发现且潜力巨大,更利于彼此。
有的企业会问,“人才生态”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点:
首先是物种具备多样性。生态的基础是物种,没有物种就没有生态。不同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相当于不同的终端,源源不断地为外界提供能源和素材,这些都是企业需要的。
在一个人才生态里,具备不同知识结构、行为模式以及技术能力的人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存,他们是被外界共享的,更完善了整个平台的生态,如小鱼儿网拥有的各行业的专业人才。
其次是技能具备转换性。人才生态中需要向外界输出的其实就是技能,人才将他们的技能转换成企业所需要的成果,最后再得到酬劳,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为“变现”。
这也是一个生态必须要有的内部动态特征,否则,即使具备物种多样性,如果不让这些物种的技能与外界连接并流动起来,那么整个平台也只会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孤岛”。
最后是需求具备持续性。要使人才生态焕发生命力,决定要素必然是外界的企业需求,它的持续性让人才技能的输出和流动具有价值,成为人才生态发展的第一动力。
这也是一个生态必须要有的外部动态特征,人才生态在企业需求的倒逼下开始不断稳定、完善甚至壮大,涉及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能为企业解决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
以上所有特点的最终指向依然是“人才生态”的市场价值,客观来说,这个词并不完全是生造出来的,它反映了身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谋求发展的最佳选择。
就像小鱼儿网通过人力资源共享,撮合个体与企业达成交易,兑现“惠人达己”的服务理念,这就是“人才生态”的市场价值所在:一个满足他人又能成全自己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