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在中国传承上千年的“人情世故”便是游戏规则。不懂人情世故,就会举步维艰;太过于世故,也未必能快乐。知世故而不世故,悟透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真相,才能让自己快乐!
所以,鲁迅说:“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在表面距离越来越近,实质却愈发疏离的现代社会,许多人开始在生活中不知所措。其实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懂世故与不愿意世故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却可以保持一种进退有度的微妙平衡,或许这就是非黑非白的“灰度”。
和人相处,分寸感很重要,真诚很重要。
得体,是保持恰当的距离感,既不交浅言深,也不讳莫如深,让别人清晰了解你的界限和距离,知世故而不世故,没什么不好。

相信你身边一定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自己不努力,还贬低别人的努力;他们自己穷,就见不得别人过得好;他们自己不够漂亮,帅气,就去攻击别人是绿茶婊,娘炮;他们自己不去献爱心,就说别人做公益慈善是为了名利……或许现下看来你会觉得这样的人实在不可理喻,但仔细一想你一个不留心就会失足成为这样的人。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是很容易遭到别人讨厌的!

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不希望别人拥有什么,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会想要去炫耀什么。他们仇富,仇道德,仇自己所没有能拥有的一切。仿佛别人拉升了人均薪资,拉升了道德水准会越发地凸显出自己的贫穷,自己的卑鄙,这个时候他们就想着我要把你们拉回贫穷,拉回他们的道德标准内。你看,我们都是一个样,一样的穷,一样的不高尚,谁都不要装善良,清高。这样的人,因自己的“不通世故”,只能一直活在痛苦之中。

“知世故”使得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进退有度,不因死板而显得毫无生趣,更不因棱角过于锋利而四处树敌;而“不世故”则让自己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不摒弃初心,不曲意迎合,心存善念,恪守原则。

这个世界,你用冷眼看,满眼“不是”;
你用热眼看,处处皆是“是”;
你用常眼看去,不过如此;
你用辩证思维看,有“是”,有“不是”。
所以,人生需要“合适的灰度”看世界,才能让自己真正的快乐。
知世故而不世故,就是“合适的灰度”。

一千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与泗州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友以蓼菜、新笋等野菜相待,苏轼品尝后,举箸慨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一生坎坷波折,仕途几起几落,在尝尽人生五味之后,他终于悟得——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超逸,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从此,不管是被捕入狱,还是流放贬谪,苏轼始终保持了一种近乎天真的不合时宜。

他在举目四望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依然提笔赋诗,依然笑炖红烧肉,依然闲坐江边钓河豚……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历尽各种事故与世故后,苏轼终于成熟了。就像树上的苹果,经历最冰冷的冰雹后,开始散发自己的独特香味。

那香味就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所说的: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知世故而不世故,不是远离尘世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能获得更多快乐,因为他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第三种境界。人间悲喜本是常态,保持内心的愉悦才能让幸福感驻足。做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聪慧之人,是一场漫长的人生修行。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