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算是三年老员工了,晚于她入职的同事陆续升职,只有她原地不动,于是冒着被解聘的危险,找到老板理论。
“老板,我有过迟到,早退或乱章违纪的现象吗?” “没有。” “那是公司对我有偏见吗?” “当然没有。” “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而我却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这是一个关于升职的老套的故事,但又是职场很常见的扎心问题——有时候你的直接上司甚至老板年纪都比你小。
之前有一项调查,工作几年才算有真正的工作经验?
有7成职场人选择3年。
很多公司在招聘启事中也常常有明确的3年工作经验要求,看似只是一个工作年限的制约,背后的潜台词则是“不需要调教”+“能独当一面”+“不太贵”,加上这样一个时间限制,就能过滤掉很多不合适的求职者。
现代企业对求职者甚至实习生的工作经验都要求越来越高:餐饮行业服务人员要求几个月则可,行政主管、营销主管等岗位也需要起码3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工程师、会计、区域经理等岗位通常要求有5年甚至更长的工作经验。
但在这个常规升职模式中,总有人能跳脱出时间的边框,原因就是有人用三年的经历只换来一年的学习经验,而很多人却用一年时间赚了三年的学习经验。
知乎上一位朋友分享:初入职场的人,未来职业发展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在最初的几年内(通常是3-5年)就已经决定了。它起始于第一份工作,但结束却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因为这完全依赖于个人的质素和对时机的掌握。
想要快速成长,就必须缩短自己的成长周期。
为什么说3年是你工作中的第一个坎儿? 3年以下是积累期,你的技能和工作方式及职场世界观都会在这个时期建立,同时你开始慢慢承担重要工作甚至开始主导部分工作。而3年以上,你对职业的思考已经深入,也会开始探索自己的极限,就到了是否晋升的边缘。
但3年工作经验并不能成为你的万能钥匙,即使有10年工作经验也有被辞退的风险,因为:
你不是在面向未来工作,而是在用过往经验工作。 经验从来都不能成为你升职加薪的理由,这要从员工和老板关于升职加薪的两种不同逻辑来分析:
员工的逻辑是,我入职满一年,能力和熟练度都比以前强,所以我要加薪升职。企业的逻辑,员工从入职到成熟,大概需要1年,其间需要支付培训费用、管理费用,只有员工逐渐成熟,收益才开始持平。所以要给员工升职加薪,一定是看重员工未来能产生更大价值。
这两个逻辑的最大区别是:
员工希望为过去付费,而组织往往愿意向未来激励 。
在职场同事就是完成自己的KPI,下属就是帮领导分担工作,没人帮你是正常的,所以要快速成长只能靠自己。但很多人不明白到底应该如何着手自学,其实和同事中午吃饭都可以学习,你可以在无意聊天中获得对对方工作内容的认知,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人,海量的资源资讯摆在那里,如果不会利用那只能说你是有便宜不占的“伟人”了。 凡是认为能提升自己技能的工作,尽量凑上前,凡是认为简重复劳动的差事,尽量不做,凡有空余,就不要停止总结和研究。
在你没有议价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将你的目标企业招聘有什么要求烂熟于心,并且努力靠近。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毕业后的前三年你是怎么在北上广活下来的”,回答大多是从月薪2000到置办车房这样的逆袭故事,也有不少过度放纵而导致从未摆脱吃糠咽菜的灰色抱怨。
如何缩短自己的成长周期? 1、别在该学习的时候任性跳槽
朋友毕业那年在一家国企做总裁秘书,花了3年时间了解公司的组织构成、工作方式和人际关系,第4年直升管理层。而相比那些一言不合就跳槽的人,似乎永远都在寻找方向,因此也永远做着最低层的工作,拿着最低级的工资。跟一位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但偏偏靠实力的同事聊天,她说现在一身的技能都是在工作两三年的时间里练就出来的,这3年正是一个职场新人苦练基本功、打好扎实基础、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的阶段。
2、安逸的工作不要做
一个人工作前3年会充满各种干劲,各种能量,各种熬夜都没关系,各种想法也是呼之欲出。而之后慢慢看多了职场黑幕,认清了付出与回报可能不会成正比,而人体各种机能也会下降,这个时候再想干出业绩就会比较困难一点。 3、职场存活能力也是必学一项
适应能力强或者性格兴趣和职业相匹配的人,一般会更快融入职场,而往往是那些棱角奇多的人在升迁渠道上会有很多牵绊。 与有趣的人共同成长,让经验丰富的导师带你领悟职场。智联招聘基于23年校招经验、350万名企海量职位,业内首次推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在线认证课程。 4大就业指导模块(职业心态+思维模式+办公技巧+沟通呈现),6位职场高管导师,100天的线上陪伴,加入《心想事呈 100 天线上成长营》,刷新你的简历含金量!微信搜索班主任微信(304057876)咨询课程详情。 结业即可获得全国独家就业能力认证证书,并优先享受名企工作推荐,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即可进入课程。
|